【近年来,我国首家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种植险进行全流程电子化改造。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手段,精准测量农田面积、作物长势,为定损理赔提供科学依据。在勘察环节,利用移动端App实现现场信息实时上传,大幅缩短定损周期。】
近年来,我国首家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简称“阳光农险”)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种植险进行全流程电子化改造。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手段,精准测量农田面积、作物长势,为定损理赔提供科学依据。在勘察环节,利用移动端App实现现场信息实时上传,大幅缩短定损周期。同时,公司积极响应政策要求、聚焦农户需求,创新多元化农险产品,持续提升农险服务能力。
推进种植险全流程电子化 提升理赔精准度
2025年,阳光农险鸡西中心支公司率先在北大荒农垦集团牡丹江分公司全域推进种植险全流程电子化工作,通过使用统一耕地资源底图,将耕地地块切割到户,同时为每个地块赋予12位的数字身份信息,并与中国银保信全国农险信息平台、北大荒土地承包系统、农险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推动种植险投保理赔工作更加合规、精准、高效。
“由于垦区地块都是连片种植,在推进种植险全程电子化之前,承保、验标、理赔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核验,个别数据仍存在不精准现象。”阳光农险鸡西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刘凤金表示,2025年,该公司在北大荒农垦集团牡丹江分公司支持下,将全域投保的地块切割到户,将地块矢量数据接入到阳光农险遥感应用平台,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精准识别种植户的种植区位、地块大小和农作物种类与长势,从而破解人力不足带来的数据“失真”。
展开剩余71%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张学冠表示,通过与阳光农险一体化平台数据共享,垦区农业部门惠农补贴申报数据与投保数据进行交叉验证,降低了农业部门在补贴核查环节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惠农补贴发放的精准性。
截至目前,阳光农险鸡西中心支公司顺利完成今年全部4.1万余张种植险全流程电子化保单的承保任务,为投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近43亿元。阳光农险鸡西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王本峰表示,近年来,公司在投保、勘察、理赔过程中,充分发挥遥感应用平台、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等技术优势,探索打通农业保险精准承保理赔“最后一公里”初见成效。
推广“保险+期货”试点工作 为农户筑牢收成收入双保险
2025年,阳光农险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大庆等地扩大“收入保险+期货”试点工作,通过与第三方期货公司合作,为黑龙江省62万亩农作物提供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双重保障。
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学田镇张林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为3000亩大豆购买了一份特殊的农业保险。与往年不同,阳光农险推出的“收入保险+期货”服务,除对该合作社的亩产担保外,也对亩均收益给予额外的保障。
“合同约定,张林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豆价格,按照大连商品交易所保期到期日前30个交易日期货合约收盘价的算数平均值,如低于亩保额722元,阳光农险将给予风险理赔。”阳光农险齐齐哈尔中心支公司农险部经理张谷学表示,2025年,该中心支公司承保玉米、大豆“收入保险+期货”15万亩,通过购买期货公司看跌期权对冲农产品价格下跌风险,为种植户提供12662万元风险保障。
阳光农险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房钰国表示,阳光农险在研发“保险+期货”产品过程中,研发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期货市场的相关制度、政策和交易规则,还要具备较强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等技能。阳光农险推行“收入保险+期货”以来,基本处于收支平衡状态,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的专业能力。
拓宽农业保险服务领域 满足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
近年来,阳光农险以“扩面、增品、提标”为重点,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持续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8月初,阳光农险通河支公司创新推出的小龙虾养殖保险在哈尔滨市通河县富林镇临江村成功落地,为当地500亩小龙虾提供了25万元的风险保障,这是黑龙江省首单特色小龙虾养殖保险,也标志着阳光农险哈尔滨分公司在特色养殖险保险领域的探索再获突破。
2025年,阳光农险哈尔滨分公司积极贯彻“提标、增品、扩面”的工作要求,围绕通河县小龙虾特色产业,推出了商业性小龙虾养殖保险,既对养殖户提供了抗灾风险保障,又增加了新险种的拓展。此次签单作为阳光农险哈尔滨分公司在商业性小龙虾养殖保险的开端,既为养殖险业务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标志着该公司在养殖业保险领域商业性新险种的突破。
在大庆市林甸县鹤鸣湖镇庆丰村300亩大蒜种植基地,村支书张庆祝算起了经济账。“为了带动村民致富,今年村‘两委’带动村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在部分农田里开展规模种植大蒜。目前收成不错,已经卖了近200多亩大蒜。”张庆祝表示,今年,庆丰村大蒜通过电商平台,每头大蒜能卖2毛钱。这片蒜地等到8月份还可以种植白菜,两茬作物亩均收入有望达到1000元,比种玉米收益要强很多。
张庆祝表示,种植大蒜和种植玉米不同,蒜苗初期,抗灾能力较差,村里的这片地垄长800米,就怕出现急雨天气,容易出现涝情。今年阳光农险林甸支公司为村里种植户创新研发了商业性露地大蒜种植保险,出现灾情后能及时减少农户损失。
阳光农险大庆中心支公司农险部经理邵金刚介绍,2025年,该中心支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根据农户需求,陆续推出大蒜、大葱、马铃薯、板蓝根、月见草、西瓜等十余种特色作物保险,形成覆盖经济作物、中药材、果蔬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这些创新险种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保险‘保大宗、缺特色’的痛点,不仅为农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保障,也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邵金刚说。
2025年,阳光农险持续拓宽农业保险服务领域,满足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探索构建涵盖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等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截至目前,阳光农险已经研发25种特色农产品保险,为我国特色经济作物提供13.38亿元风险保障。
发布于:河南省新宝优配-股市杠杆网站-免费配资开户-专业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