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美俄首脑在阿拉斯加的会晤,表面上看是一次友好互动,但特朗普却在欢迎普京时精心安排了一出“下马威”的戏码。
当地时间8月15日中午11点,俄罗斯总统普京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安克雷奇市的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到机场迎接,两人在媒体镜头前笑容满面,握手寒暄,气氛看似融洽。但细心的记者注意到细节:在两人握手的背景中,停放着多架F22“猛禽”隐形战机,而天空中还有B2战略轰炸机呼啸飞过,轰鸣声震耳。显然,这一切并非巧合,而是特朗普有意营造出的威慑场面,用以暗示“这里是我的主场”。
然而,从画面中也能看出,普京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与特朗普笑谈自若,毫无被震慑的迹象,甚至显得心情颇为愉快。如此一来,特朗普的“小心思”似乎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那么,为什么特朗普明明是出于欢迎,却要特意摆出一副强硬姿态?这背后既有技术与安全层面的考量,也有谈判策略,甚至还涉及美俄关系的定位问题。
展开剩余65%首先,从技术与现实条件来看,会晤选择在安克雷奇的军事基地举行,其实有一定的必然性。阿拉斯加地理位置特殊,既靠近俄罗斯,也便于双方接受。如果将地点定在华盛顿,美国国内舆论必然激烈反对;而让普京来阿拉斯加,既避免了争议,又能顺理成章。更何况,阿拉斯加本就与俄罗斯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曾经是沙皇俄国的领土,如今在俄罗斯国内甚至有人提出要“重新买回阿拉斯加”,这种历史联系更为会晤增添了话题。至于在军事基地内举行会谈,也出于安全考量。阿拉斯加冰雪覆盖,民用设施有限,安克雷奇几乎就是一座军事化城市,在这里确保安全无疑最稳妥。换句话说,特朗普展示战机与轰炸机,既是武力炫耀,也是环境所迫。
其次,从谈判策略角度看,特朗普惯用的手法就是“极限施压”。在与普京的会晤中,他安排B2轰炸机和F22战机作为“背景板”,就是要向对方传递“实力压制”的信号。这种做法符合特朗普一贯的“交易艺术”:先亮肌肉,再谈条件。然而,普京毕竟久经沙场,并非容易被吓倒的对象。俄罗斯同样拥有战略核力量和先进武器,他完全清楚美国的展示意图,所以面对特朗普的威慑姿态,他选择以轻松和笑容回应,反而让特朗普的策略显得力不从心。
最后,特朗普的“下马威”还蕴含着对美俄关系的定位。他既不愿与俄罗斯彻底交恶,也不想让普京觉得美俄是平起平坐的伙伴。在特朗普眼中,俄罗斯虽仍是世界大国,但已是“过气的巨人”,需要尊重,却绝不应与美国并肩。因而,他用军事基地、战略轰炸机与隐形战机制造声势,意在提醒普京:美国才是规则制定者。这种手法颇似古代兵书中的阵势摆放,意在先声夺人,让对方在心理上有所顾忌。
总的来说,特朗普借助军事实力展示向普京释放信号,既是技术层面的无奈选择,也是谈判中的惯用伎俩,更反映了他对美俄关系的真实态度。然而,从普京的反应来看,这番“下马威”更像是一场气势表演,真正的效果有限,更多的是凸显了美俄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博弈关系。
发布于:天津市新宝优配-股市杠杆网站-免费配资开户-专业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